一是優化科技資本服務體系。發揮產業基金撬動效應,管理及合作基金規模超434億元,累計有45家被投企業登陸資本市場;2022年14家被投企業成功入圍無錫雛鷹企業、瞪羚企業、準獨角獸企業培育庫。穩健發展科技金融服務,整合重組產發金服集團,推動創投集團做強做優做大,成功發行無錫首單公募科技創新公司債券。
二是優化科技園區承載能力。北創科技園設立運作無錫市北創大學生創業園和沃谷眾創空間,建成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、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,累計孵化企業超過400家,培育省、市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級民營科技企業50家,獲梁溪區高質量發展樓宇突出貢獻獎。錫東產業園依托地緣電動車產業優勢,加快建設高科技產業集聚區、高科技工程綜合服務商,為雅迪科技、蜂巢新能源等區域重點科技企業提供優質服務。
三是優化科技民生融合水平。蘇南食材首創性采用云計算、物聯網等智能化技術,實現RFID芯片溯源、AGV無人叉車智能搬運、DPS電子標簽目視化分揀等技術集成應用,入選江蘇省2021年度社會與公共管理服務類標準化試點項目。糧食集團國儲庫實施“智慧糧食”工程,建立科學家實驗室、“糧博士”工作站,創新實踐無人自動稱重、蟲害防治無毒害藥劑實試驗等,探索開展糧倉光纖測溫技術,入圍全國綠色儲糧標準化試點單位。
上一條:
錫山區區長顧文浩調研蘇南食材
下一條:
無錫市應急局調研威孚高科安全生產智能化工作